您好!歡迎訪問惠州市雪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官網!

凯时体育

高端禮品定製
您的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周後運講述創作出版《開國將軍袁也烈》的心路曆程(廣東 廖大秋)

2021-04-20 17:35:11

百年華誕特邀周後運講述創作出版《開國將軍袁也烈》的心路曆程

摘自習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39.jpg 

習近平:"黨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曆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前言:他曾是毛澤東的學生,周恩來的同事,林彪的老師,北伐的先鋒,南昌起義的參與者,百色起義的砥柱,抗日的棟梁,抗日戰爭的猛將,中國海軍和中國水產事業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就是從湖南洞口走出的開國將軍袁也烈。

29.jpg 

圖為: 湖南省人民政府於2011年1月24日公布“袁也烈故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2年11月16日在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袁家壟袁也烈故居立碑;在周後運等熱心人士奔走呼籲下,袁也烈故居2019年12月得以修複,但遲遲未布展和對外開放。

 34.jpg

圖為:周後運參觀袁也烈故居後,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囑托,大聲疾呼複後的袁也烈故居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特殊年度能布展完備並對外開放,以彰顯紅色文化瑰寶的獨特魅力。


 

忘不了的愛   揮不去的情


--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特邀周後運講述創作出版《開國將軍袁也烈》一書的心路曆程

 

                    廣東   廖大秋

22 (2).jpg

上圖為: 在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的《袁氏族譜》中,有袁也烈將軍家史的詳細記載。

22 (3).jpg 

上圖為: 袁也烈之父、晚清秀才袁崇璞親筆手書“退步小舍”四個楷書陰刻成牌匾,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懸掛在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袁家壟修建的農家小院槽門上端。緣因袁家住房原在大鋪大院子,係祖上遺產,兄弟分家時發生口角。他父親為了家庭團結,把分得的住房主動讓給了兄長居住,自己另選地址來這裏修建新房,取名“退步小舍”,意在告誡子孫,凡事以和諧為先,不爭強好勝,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才能息事寧人。

 

禮品定製 

《開國將軍袁也烈》封麵:作家周後運曆經五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2018年1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該書共46萬字,分五大篇三十八章,由當代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劉人島教授題寫書名。

 

二十多年前,循著南下大潮的腳步,周後運來到了北回歸線上的美麗惠州,流淌著隋唐文化血液的“嶺東雄郡”,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周後運入懷,可以說“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麗惠州是周後運的第二故鄉,這裏是周後運人生和事業的起點。

在惠州這塊人文沃土,溯源湖湘文化,更彰顯鵝城風華。自古以來,粵湘文化交流眾多。葛洪的父親葛悌,當過西晉時邵陵(今屬湖南邵陽)太守。而葛洪的煉丹術之大成就在人傑地靈的惠州羅浮山。隨著改革開放的“南下潮”,周後運在這裏不僅進一步了解葛洪,而且再度與開國將軍、雪峰山下走出的同鄉袁也烈將軍結緣(注:袁也烈將軍出生於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九峰村,而周後運出生於黃橋鎮安樂村,兩村毗鄰)。禮品定製

37.jpg 

上圖為:周後運創辦全國文藝家雪峰山創作基地及創作出版蔡鍔袁也烈等紅色英烈文學作品,熱心公益的優秀事跡受到各級黨政高度肯定和外界廣泛關注,並獲2018邵陽市“最美鄉賢”榮譽稱號。

多年來,周後運念念不忘袁也烈將軍是自己的同鄉,袁也烈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軍一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被譽為“新中國革命的活化石”。袁也烈將軍濃烈的桑梓之情,流溢於三湘四水。袁也烈將軍是家鄉人民的驕傲,更是湖湘子弟的自豪。作為一名遊子,周後運時刻眷念著故鄉,但又沒有什麽能力和條件回報故鄉,利用學到的一點文史知識來回報家鄉,來研究袁也烈將軍,為家鄉盡點綿薄之力,周後運覺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因此,當周後運創作出版長篇小說《碧血丹心--鄧演達傳》喜獲惠州市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後經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推薦,惠州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周後運又喜獲專項重點創作扶助獎。周後運認為這不是物質獎勵的問題,這是文學界及黨政對自己的認可,但當他每次看到東征的遺跡,他經常是眼含淚水,源於感動,源於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給他強烈的心靈撞擊;在惠州這片1.1萬多平方公裏的熱土上,“紅色基因”、客家文化、盛唐氣象乃至海洋文明的因子早已融入“嶺東雄郡”城市血脈, 根植於城市性格。許多人說起惠州,往往僅了解一鱗半爪,而當他定居惠州後,才真正感到過去對惠州的曆史文化了解得實在太少太少了!

出於一名作家的使命和感恩,他的創作主題選擇了惠州,特別是艾青的詩句輕叩著他的心扉: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惠州是袁也烈1925年7月經聶榮臻介紹入黨後的首戰之城,他後來又緊跟惠州驕子葉挺、鄧演達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生活在惠州這片人文沃土的周後運,總想著為這位同鄉寫點什麽,為美麗惠州更增多一些曆史記憶,袁也烈將軍當年的對惠州的感情,或許也和周後運一樣。

1.jpg

    上圖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內有獨立團組織架構圖,袁也烈任二營六連連長。

33.jpg 

                 上圖為:周後運在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參觀。


袁也烈將軍不僅在惠州、廣州、梅州、韶關留下深深足跡,在廣東諸多場所、領域也留下他浴血奮戰的身影。記得二0一六年十月中旬,周後運在肇慶市鼎湖山院士基地參加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廣東(肇慶)長篇小說創作高級研修班”培訓,中共肇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梁誌強得知周後運是一名出生於湖南省洞口縣,從惠州而來的學員代表,特繪聲繪色地向周後運講述北伐先鋒袁也烈將軍的故事。出於對家鄉走出的一代名將袁也烈的敬慕,周後運二0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隨高研班的同學們一塊來到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參觀。在閱江樓內鮮目位置發現有袁也烈將軍曾在葉挺獨立團出任六連連長,在肇慶練兵並出師北伐的圖片和事跡介紹。

0.jpg

 上圖為:2016年10月21日,周後運(一排右五)與“廣東(肇慶)長篇小說創作高級研修班”同學參觀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閱江樓參觀。

0一八年十月十三日,佛山市南海區文聯組織作家前來惠陽開展兩地作家文學交流活動,活動地點就設在惠陽秋長葉挺將軍紀念園;周後運應邀出席活動。在葉挺紀念園再次發現一代名將軍袁也烈與惠州結下諸多不解之緣,陳列館內不僅有葉挺、鄧演達等眾多英烈的事跡介紹,而且也有袁也烈將軍的介紹……而斯人雖已遠去,但精神永存史冊。

袁也烈是周後運的家鄉人,特別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袁也烈表現出積極高昂的革命熱情,一九二五年九月,原已被打敗的廣東軍閥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平叛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之機,再次叛亂,重占潮州、汕頭;盤踞廣東東南部的軍閥鄧本殷也與其配合,企圖向廣州進攻。廣州國民政府為徹底消滅廣東省的軍閥勢力,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遂決定進行第二次東征。

兩次東征,隊伍的主體都是黃埔學生,看著大批大批的黃埔學生和軍官走向前線,袁也烈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再請纓參戰,最終於一九二五年十月被調任第四期入伍生第二團第二營第七連和第八連指導員,而二團就在惠州前線,雖然袁也烈到達惠州時,戰役主體已經完成,但是他還是經受了戰爭的磨煉,並從中深切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性。

惠州是袁也烈入黨之後的首戰之城,也是他一生中真正參加的首次戰鬥。在這次戰鬥中,袁也烈雖然主要負責的是清剿散兵遊勇和戰後防務,但是他卻表現出很高的指導水平和政治工作風采,為今後戎馬半生的戰鬥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在這場戰爭中,他目睹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表現出來的對反動派的旺盛的革命鬥誌,對國家命運高度關懷的愛國精神,他的思想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周後運每次看到東征的遺跡,回想二0一六年十月參觀肇慶市閱江樓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瀏覽關於袁也烈將軍的圖片和事跡介紹,總想著為這位同鄉寫點什麽。隨著這個想法的誕生,越來越多的資料開始有意無意地匯集起來,於是周後運把這些資料整理到一起,隨著對這位同鄉了解的加深,周後運創作一本關於袁也烈將軍長篇小說的衝動也日漸突出,於是參考了二百多種資料之後,周後運開始動筆了。

0一八年四月,周後運完成了此書初稿,取名為《開國將軍袁也烈》。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顧問、市小說學會會長、廣東省文學院簽約作家吳振堯的關心下,於四月十七日,由惠州市作協主辦,惠州市市小說學會承辦的“惠州市小說學會2018年創研會暨周後運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改稿會”在惠州舉行。

101.jpg 

上圖為:參加“惠州市小說學會2018年創研會暨周後運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改稿會”的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陳雪,惠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伍世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協顧問、小說學會會長、廣東省文學院簽約作家吳振堯,惠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長、作家苗建宏,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楊子怡,惠州市作家協會理事、惠城區作協常務副主席、市詩詞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唐國華,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小說學會副會長、惠城區文聯原主席肖榮凱,全國公安文聯作協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理事、惠州市鐵路公安處科長唐麗萍,廣東省作家協會公安分會會員、市作協理事、龍門縣作協常務副主席、《龍門文藝》 執行主編、龍江派出所所長黃建平,《現代推銷實務》主編、中國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徐軍及等專家學者、作家出席活動;惠州日報記者龔妍、東江時報記者劉建威參與現場采訪;由吳振堯主持研討會,參會專家們對此書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

在創作此書過程中,周後運又重走袁也烈曾經生活、戰鬥過的地方,重溫激情歲月 銘記往昔崢嶸,並與袁也烈將軍的親屬取得聯係,征求他們的意見,調研采訪第一手資料,補證有關史料。在創作過程中,為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和連貫性,周後運特補充了一些血肉,塑造了幾個配角,諸如:袁世澤和石娃仔等人物,在現實生活,沒有這兩個人物原型,但為了凸顯袁也烈將軍的人物形象,周後運進行了人物鋪墊和場景修飾。

曆經五年,終於完成此書的創作,這也算是給革命英烈,給他自己作為袁也烈的同鄉的一個交代吧!

文學創作畢竟不同於史料堆砌,因此在寫的時候對一些情節進行了藝術化的加工和處理,例如人物的名字,資料中很多人的名字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為了讀者閱讀方便,對此作了比較說明之後,進行了統一處理。還有一些人的名字在不同的資料中不完全相同,對此依據黨史辦審核通過的為準。總之,在這本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中,不僅有金戈鐵馬的戰爭曆史,也有柔情萬種的愛情,讀起來十分感人,袁也烈被稱為新中國資格最老的開國少將。袁也烈曾是毛澤東的學生,周恩來的同事,林彪的老師,北伐的先鋒,南昌起義的參與者,百色起義的砥柱,抗日戰爭的猛將,中國海軍和中國水產事業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南昌起義時,他曾經“抓過”朱德老總,抗日戰爭時,他曾經抓到過日本侵華日軍總司令官畑俊六的女婿山田井馬,並用他換回多位被捕的抗日人士,文革期間,他錚錚鐵骨,勇敢抗爭四人幫。總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說都說不完。

袁也烈的一生,雖然不算漫長,但是十分複雜,不僅在於他的人生經曆十分複雜,而且他所走的革命路線,也十分曲折坎坷。為了寫好袁也烈,周後運參閱了大量的資料,後來在文章結尾小結的時候,發現居然有三百八十餘種,其中既包括民國十三年前後的原版影印資料,也包括21世紀很多的研究成果;不僅包括各類與袁也烈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學術專著,也包括國內外期刊論文。同時對袁也烈生活較久的地方,周後運還進行了認真的訪談和調研,形成了數以萬字的調研提綱,漸漸地,袁也烈的形象在周後運腦海中由文字走向鮮活。

 梳理完了讀書筆記和調研提綱之後,創作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的想法正式在周後運心中醞釀成形。由於不熟悉拚音打字,周後運基本是以手寫輸入為主,因此工作量較之常人,十分巨大,在寫作期間,雖然脊椎病等疾病一直折磨著周後運,但是創作的欲望和袁也烈的精神一直支撐著周後運,最終,經過幾年的努力,書稿正式成形,書以袁也烈為核心,遵循時間脈絡,共涉及到各類人物一百三十多個。

書稿創作過程得到了很多老師和朋友的關注,他們也積極為周後運提供資料和思路,書稿成形之後,相關專家和學者進行了深入的出版論證,在肯定創作成果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對其中的薄弱環節,進行了之指正,最終周後運結合專家們的意見,前後進行了四次修改,不敢說臻於至善,至少不愧於心。也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人走進袁也烈,走進那些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人物。

2018年正值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既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成立國際檔案理事會70周年。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後意味深長地說:“我們是為了不忘初心、堅持真理而來,我們的初心、真理就蘊含在這些檔案之中。這些珍貴的曆史檔案對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惠州是是袁也烈將軍入黨後的首戰之城,也有著極具特色的近現代革命文化。紅色烽火遍布惠州大地的同時,也留下了大批銘記紅色曆史的記憶。2019年暨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袁也烈將軍誕辰120周年的特殊年度。一代名將袁也烈這樣一個特殊的革命英烈,對於重振人文精神,堅定中華兒女的崇高信仰,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傳播正能量,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周後運選擇在2018年11月正式出版。

2021年,是錨定航向、砥礪奮進之年;也是全麵推進、再創輝煌之年。100年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在這特殊年度,回望曆史,袁也烈將軍乃1925年7月經聶榮臻介紹入黨的開國元勳,周後運再次多地宣講,回顧往事,與廣大讀者朋友分享創作故事,也許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最好的方式。

                                                    

 袁也烈賦


周後運

雪峰山下兮,有開國之少將;賀勝橋前兮,看北伐之先鋒。處風雲之際會兮,實中華之驕子;生末世之飄搖兮,為板蕩之英雄。壯哉袁也烈,興衰榮辱,備受風雨激蕩之時;坎坷沉浮,立下不世驚天之功。北抵幽燕兮,北平遊擊教員,抗日報國;南下廣州兮,桂軍軍官學校,投筆從戎。北伐鏖戰,常攻硬壘;南昌起義,每建奇功。

求學問於名師,國學秀士;得新知於嶽麓,天子門生。軍閥混戰,九派侵襲;風雨如晦,四起刀兵。群山疊翠之地,受盜寇之迫;繁華都會之區,有派係之爭。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承風雲以奮發;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納誌士而朝宗。學習軍事技術,磨礪吳鉤利劍,修成共產思想,打造鎖鑰關屏。土地革命,北伐摧枯拉朽,風雷激蕩;南昌起義,贛南折衝樽俎,義兵同興。回歸故裏,篳路藍縷;走向上海,大道是弘。

看盡山河之苦難,禹甸陸沉;尋求組織之所在,消息難通。賴朋友之助力,觀滇桂之外;到龍州而起義,入虎穴之中。轉戰七千裏,搏殺猛虎;受傷五月中,仍縛蛟龍。回歸上海兮,困於監獄;摧殘身心兮,猛誌益增。癡心不改,改隊伍於石部;舍己為人,抗日寇於北平。齊魯創革命之根基,常樹榜樣;中華治亂世之兒女,每以躬行。敵後辦學兮,培育英才;驅寇保家兮,總是衝鋒。土橋談判兮,於德州而揚威;占領濟南兮,在淮海而建功。徐州破敵,共享開國之大典;授銜少將,磨礪海軍之蛟龍。壯大水產兮,造福人民;堅守底線兮,千古揚名。

南北傳勝績之輝煌,一派高行;大戰有捷報之飛揚,百代光榮。抗日辦學兮,為天下之模範;救國安民兮,有國士義風。論方針之精辟,建設未來,蘊含其內;觀遺作之殊多,鴻篇大猷,出於其中。九州精氣,中華正史,每滋其精神之偉岸;千古江山兮,天下之勢,幸有其人物之縱橫。

1611109201980879.jpg 

上圖為:《袁也烈賦》刊發於2019年9月13日《邵陽城市報》,2020年疫情期,周後運將其製作成辭賦頌雄郡係列文創產品。

35.jpg 

注:此辭賦刊發《邵陽晚報》《邵陽城市報》。

周後運告訴筆者,他在創作過程中,得到了眾多親友、黨政部門、文藝團體、專家學者及袁也烈將軍親屬的大力支持,深切關注,為此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特別是中共洞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周樂彬,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高燕等黨政領導多次關心此書的創作出版。此書出版後,為進一步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文化。在湖南省綏寧縣黨政關心支持下,2019年4月8日由中共綏寧縣委宣傳部在寨市苗族侗族鄉境內的鄧小平征戰綏寧指揮所舊址舉辦了《開國將軍袁也烈》首發及捐贈儀式。

8.jpg

上圖為:周後運在綏寧舉辦了《開國將軍袁也烈》首發及捐贈儀式。

30.jpg 

上圖為:《邵陽晚報》2019年4月16日頭版頭條及新聞縱深欄目整版以《穿越時空的交流》為題,報道周後運創作出版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等文學作品及家鄉義捐的先進事跡。

 

人民日報、新湖南、湖南日報、邵陽日報、邵陽晚報、邵陽新聞網、邵陽城予報等媒體作了報道此次活動盛況;中共綏寧縣委宣傳部授予周後運“情係紅色文化”模範個人榮譽稱號。

36.jpg 

上圖為:中共綏寧縣委宣傳部授予周後運的榮譽證書

2019年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開國元勳袁也烈誕辰120周年。2019年8月12日,周後運受該洞口縣政協委員謝清水委托,將自己曆時五年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共760冊捐贈給該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機關工作人員。

23.jpg 

上圖為:洞口縣人大常委會正縣級幹部曠筱炎(右)與周後運在捐贈儀式上合影

為正確引導青少年確立學習目標和方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北大學子那裏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北大學子為榜樣,以北大、清華為方向,豐富青少年假期的學習生活,由中共綏寧縣委宣傳部主辦的“北大學子曾露葵學習經驗分享會”2019年8月21日在綏寧縣長鋪三小四樓多媒體教室舉行,特邀請長鋪三小畢業2019年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寒門學子曾露葵給綏寧七色光青少年誌願服務隊分享學習心得,小誌願者們代表對曾露葵進行采訪、分享心得體會,並將周後運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作為廣大學子勵誌讀本。

7.jpg 

上圖為:“北大學子曾露葵學習經驗分享會”現場

6.jpg 

上圖為:周後運捐贈《開國將軍袁也烈》作品一批作為“北大學子曾露葵學習經驗分享會”活動禮品(注:2019年8月22日綏寧新聞網以周後運向綏寧七色光小誌願者捐贈新作《開國將軍袁也烈》”作了報道)

2019年10月19日,13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洞口同鄉和3名特邀嘉賓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袁也烈將軍位於北京東城區史家胡同11號的故居舉辦開國將軍袁也烈誕辰120周年係列紀念活動。周後運向活動捐贈《開國將軍袁也烈》作品一批作為大會學習資料,並委托代表發言,高度評價了袁也烈將軍偉大的一生,作為袁將軍的家鄉人更加有責任將家鄉建設好。

9.jpg 

上圖為:洞口同鄉和3名特邀嘉賓在京舉辦開國將軍袁也烈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留影(注:2019年10月21日華聲在線報道了此新聞)

 

2019年這個特殊歲月,為發揚革命先烈艱苦奮鬥、拚搏進取精神,在洞口縣大邵公益創建5周年之際,洞口縣大邵公益黨支部組織黨員、誌願者代表20餘人於2019年12月24日,來到黃橋鎮袁也烈將軍故居,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周後運冒著嚴寒,從廣東奔波數千裏趕回家鄉,在袁也烈將軍故居向大邵公益黨員、誌願者代表宣講袁也烈將軍的紅色革命故事,並向黨員、誌願者代表贈送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作品。

 32.jpg 

上圖為:周後運在袁也烈故居向大邵公益黨員、誌願者代表贈送《開國將軍袁也烈》作品合影

001.jpg

(注:《邵陽晚報》2019年12月25日頭版以《重溫英烈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為題報道了此新聞)

 

2020年7月,周後運創作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獲軍事題材文學創作貢獻(優秀)獎。2020年疫情期間,周後運堅持創業創新,整合家鄉的林山竹海和曆史人文資源,把古老的竹簡製作技術與現代高科技技術完美結合,將自己創作的《開國將軍袁也烈》《儒將蔡鍔》《碧血丹心—鄧演達傳》等紅色題材長篇小說精裝重印,並附《袁也烈賦》《蔡鍔賦》《鄧演達賦》及崀山、南山、羅浮山等風景名勝詩詞辭賦,整合成一套精美的竹簡《紅色印記珍藏品》,把湘粵美景和人文通過文創產品向全球傳播。成功實現了由文化成果向文創產業的轉型升級,周後運當選為惠州市“退役軍人創業先鋒典型”,《南方日報》報道譽其“周後運是個傳承薪火唱大風的文創先鋒”。

40.jpg

上圖為:周後運開發以袁也烈將軍為主要人文元素《紅色印記珍藏品》。

2020年,在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召開之際,周後運作為“邵陽市最美鄉賢”榮譽獲得者,有幸於11月29日邀回邵陽主持《榜樣邵陽》第五期講座,以《時代洪流中的浪花》為主題,與家鄉父老鄉親回顧滄桑往事,分享人生苦樂。

31.jpg 

上圖為:周後運主持《榜樣邵陽》第五期講座,著重宣講創作《開國將軍袁也烈》《儒將蔡鍔》等紅色題材作品的坎坷故事。

2021年春節前夕,洞口縣文明辦和大邵公益的誌願者們聯合開展了以“關愛留守家庭”為主題的“溫情圓夢微心願,新春他鄉亦故鄉”誌願服務活動,將周後運創作出版並捐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作為勵誌讀本,教育從娃娃抓起,鼓勵洞口縣廣大莘莘學子發奮成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41.jpg 

上圖為:洞口縣文明辦和大邵公益的誌願者們聯合開展了以“關愛留守家庭”為主題的“溫情圓夢微心願,新春他鄉亦故鄉”誌願服務活動部分場景。

 

42.jpg 

上圖為:洞口縣文明辦和大邵公益的誌願者們替周後運捐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部分場景。

01.jpg 

上圖為:周後運向大邵公益捐贈《開國將軍袁也烈》等書籍10餘萬元。

1618132451144163.jpg

上圖為:周後運應邀出席“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岩山鎮“十四五”鄉村振興研討會”

2021年3月26日上午,洞口縣岩山鎮人民政府在風景秀麗的石仁寨召開“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岩山鎮“十四五”鄉村振興研討會”。會議由中共洞口縣岩山鎮黨委書記林力博主持,洞口縣縣政府領導李允堯、周高成,特邀專家龔雄健、肖永鬆、李石光,以及岩山鎮本土企業家傅中華、傅立先、龍愛紅、張柏勝、曾勇、付舒友、張學雲 、付淩雲、龍運喜、林少進、龍麗等參加了會議。周後運應邀出席活動,並結合自己蔡鍔和袁也烈的創作經曆,講述了洞口縣豐富的曆史文化積澱對鄉村振興的意義,並向岩山鎮政府和參會代表捐贈了自己創作的革命題材和紅色題材文學作品。

 4.jpg 

上圖為:周後運湖南邵陽武岡宣講現場

 5.jpg

上圖為:周後運湖南邵陽武岡宣講現場

2021年4月9日,周後運應邀回到湖南邵陽,在武岡出席由中共武岡市委宣傳部、統戰部、中共武岡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武岡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的指導,武岡市工商聯(總商會)、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教育局、武岡市第二中學、湖南八馬裝飾廣告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民企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周後運結合創作《開國將軍袁也烈》《護國將軍蔡鍔》等紅色文學作品經曆,宣講了蔡鍔、袁也烈兩位英烈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武岡有關黨政並授予周後運“民企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稱號。

1618133014962937.png 

上圖為:武岡黨政授予周後運的榮譽證書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教育係統分別在人民日報、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邵陽日報進行宣傳報道。特別是2021年4月13日,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報《湖南日報》刊發圖片新聞。

“童心向黨,紅色故事周後運來講”,在袁也烈將軍的家鄉——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中心小學的黨員教師王夢佳手持周後運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一書,向同學們講述出生在黃橋鎮的開國將軍袁也烈的革命故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從小根植愛國主義的種子,這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2.jpg 

上圖為:袁也烈將軍的家鄉——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黃橋鎮中心小學的黨員教師王夢佳手持周後運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向同學們講述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1.jpg 

上圖為:《湖南日報》2021年4月13日刊發圖片新聞,報道袁也烈將軍的家鄉——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黃橋鎮中心小學的黨員教師王夢佳手持周後運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開國將軍袁也烈》向同學們講述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通過黨史及紅色革命故事學習教育,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培育服務蔡鍔、袁也烈兩位英烈家鄉廣大師生員工的情懷,在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

成績代表著過去,努力才能創造未來,周後運表示將把成績作為新的工作起點,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和交流,不斷完善自我,認真工作,努力學習,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全心全意的為宣傳紅色英烈,助力脫貧攻堅,蓄勢鄉村振興而努力。

 src=http___x0.ifengimg.com_res_2019_1A57C01C7F0810B84BED21949B6C5ADCEC5CC5AE_size50_w640_h856.jpeg&refer=http___x0.ifengimg.jpg 

 袁也烈同誌簡介

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1976年8月8日)出生於湖南省洞口縣黃橋鎮九峰村一個農民家庭,原名炎烈,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軍一位卓越的高級軍事指揮員,人生坎坷,功勳卓著。

1921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4年考入廣州桂軍軍官學校;1925年5月投奔黃埔軍校,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幹事;1925年7月經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的聶榮臻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即東征惠州。1925年10月,被黨組織派到葉挺獨立團工作,任葉挺部隊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三河壩等戰役,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

1927年月10月回家鄉從事“地下”工作屢遭追捕,1929年月9月,經許繼慎協助才得以與黨組織取得聯係。1929年月11月,參加鄧小平領導的廣西龍州起義,任紅八軍第1縱隊參謀長,率部轉戰越南、雲、桂、黔,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的鬥爭,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後紅八軍與紅七軍勝利會合,任紅七軍五十九團團長。

1931年2月3日,紅七軍北上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合,揮師湘粵邊界作戰負傷,輾轉到上海養傷時被捕入獄。獄中堅貞不渝,機智鬥爭,於1935年10月獲釋。在同鄉呂振羽幫助下,經周小舟介紹,奉派到中共北方局工作。

1939年6月隨徐向前入駐山東,任山東縱隊軍政幹校副校長;1941年冬,被任命為沂蒙山警備區司令員;1942年2月調任山東清河軍區參謀長;1944年任渤海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代司令員。1946年6月被提升為渤海軍區司令員,淮海戰役後,又被提升為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攻克濟南時,兼任濟南特別市警備區副司令員。占領徐州時,兼任徐州市警備司令員。1949年12月,從山東軍區調任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1年初提升為司令員,1952年底改任政治委員。

1955年11月任人民海軍黨委委員、副參謀長(負責軍務、裝備、機關直屬黨委等方麵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被譽為“新中國資格最老的少將”;1960年3月,周恩來總理任命他兼任水產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63年,兼任國家科委海洋專業組組長;1964年12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為致力於人民海軍的創建和國家水產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革”中遭遇波折,但他始終對黨和革命事業忠貞不渝;1976年8月8日,被“四人幫”誣陷迫害致死;197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為他平反昭雪,恢複名譽;1979年2月1日,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他換發了烈士證明書。(此簡介周後運曆經五年搜集整理,如有轉載,望與周後運聯係

 

 

 

袁也烈將軍珍貴曆史照片

 22 (4).jpg 

 上圖為:1925年袁也烈(前排左一)在黃埔軍校政治部任宣傳科幹事時與聶榮臻(前排左三)等同事合影;政治部主任是周恩來,聶榮臻到黃埔軍校後,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被授予少校軍銜;而袁也烈時任政治部宣傳科幹事,聶榮臻係袁也烈1925年7月入黨時的介紹人)。

22 (3).png 

上圖為: 1950年5月16日時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袁也烈(注:許世友時任第一副司令員)等人簽發的《山東軍區退休軍人證明書

22 (5).jpg

上圖為: 1953年2月24日,時任華東軍區海軍政委的袁也烈(中)陪同毛澤東主席及海軍副司令員王宏坤(右一)視察人民海軍時,在“南昌”艦上談笑風生。

22 (6).jpg

上圖為: 1983年7月,中共洞口縣委黨史資料征集小組辦公室匯編的有關袁也烈同誌生平事跡訪問記錄。

22 (7).jpg

上圖為: 1999年9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袁也烈紀念文集》及其它有關書籍、史料也對袁也烈同誌生平事跡有大量篇幅記載。

22 (8).jpg

上圖為: 1928年4月,湘西南特委機關被國民黨反動派查抄,時任中共武岡特別區委兵運委員的袁也烈在家鄉屢被追捕。在黃橋寶山庵機智脫險離鄉,為表達感激之情,把率軍北伐攻克武昌時葉挺贈授的軍刀交由寶山庵收存;時至今日,雖曆經風雨,軍刀鏽跡斑斑,但至今保存完好。

22 (9).jpg

上圖為:袁也烈同誌1976年8月8日,被“四人幫”誣陷迫害致死,1979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為其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其更換了烈士證明書。

22 (4).png

上圖為:1960年,袁也烈(前排左六)和水產部的同誌在一起。

22 (5).png

上圖為:1979年1月9日,袁也烈追悼會現場。


 

袁也烈同誌追悼會在京舉行

 

---鄧小平王震韋國清許世友蘇振華陳永貴胡耀邦聶榮臻徐向前譚震林許德珩穀牧粟裕宋任窮江華等同誌送了花圈

 

新華社北京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九日電  原水產部副產長、黨組成員,原海軍副參謀長、海軍黨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袁也烈同誌於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袁也烈同誌追悼會一月九日下午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

追悼會會場安放著袁也烈同誌的遺像和骨灰盒,骨灰盒上覆蓋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旗。  

鄧小平、王震、韋國清、許世友、蘇振華、陳永貴、胡耀邦、聶榮臻、徐向前、譚震林、許德珩、穀牧、粟裕、宋任窮、江華、黃克誠、劉瀾濤、陳丕顯、張愛萍、肖勁光、肖華、劉誌堅、聶鳳智、肖望東等同誌送了花圈。  

王震、韋國清、蘇振華、譚震林、粟裕、宋任窮、江華等同誌,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袁也烈同誌生前友好,以及群眾代表一千多人參加了追悼會。有關方麵負責同誌向袁也烈同誌的家屬羅加同誌和子女表示親切慰問。  

追悼會由農林部部長楊立功主持,海軍副司令員劉道生致悼詞。  

悼詞說,袁也烈同誌是我黨我軍很老的同誌。林彪、“四人幫”妄想篡黨奪權,妄圖打倒我黨我軍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袁也烈同誌製造冤案進行誣陷迫害,從精神上到肉體上加以摧殘,致使袁也烈同誌於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含冤去世。在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後的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追悼大會為袁也烈同誌恢複名譽、昭雪平反,以表深切懷念。  

悼詞說,袁也烈同誌是湖南省洞口縣人,一九二五年參加革命,同年入黨。他忠於黨,忠於人民,幾十年來,跟隨毛主席南征北戰,不論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不論在國民黨的監獄中,還是在同國民黨反動派、帝國主義談判鬥爭中,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臨危不懼,忘我工作。他以自己畢生的精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黨的工作、軍隊的建設、海軍的創建以及水產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堅決抵製林彪、“四人幫”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不畏高壓和誣陷迫害,為保衛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林彪、“四人幫”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直到心髒停止跳動。  

悼詞說,袁也烈同誌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我軍的優秀指揮員。我們在深切悼他的時候,要學習他的高貴品質和優良作風,化悲痛為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追悼會後,舉行骨灰安放儀式。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摘自《人民日報》1979年1月22日)

 


 

鏈接:

3.jpg

周後運簡介

 

周後運 1971年生於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黃橋鎮,現旅居廣東惠州。自幼酷愛文學,贛南師範大學法學本科畢業,係中國現代史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詩詞協會會員、惠州市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文藝家雪峰山創作基地主任;從事文化傳媒業,出版文學作品八部。現兼任邵陽市人民政府(惠州)專家顧問組秘書長、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惠工委書記兼秘書長、邵陽市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洞口縣政協九屆委員會委員、大邵公益名譽會長、惠州市黨風政風行風評議團監督員、惠州市紅色育人工程輔導員等。熱心紅色文化挖掘及鄉村振興工作,多項調研成果及提(議)案被國家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獲市、省、國家級獎勵若幹;曾以全國優秀青年代表身份當選為奧運會火炬手;2020年7月被列為惠州市“退役軍人創業先鋒典型”。

28.jpg 

上圖為:周後運出席政協大會撰寫的提案《借鑒惠州經驗 助推洞口文化產業發展》,著重呼籲家鄉黨政重視袁也烈等紅色文化品牌等係列提案被列為大會議政發言材料,關獲"優秀提案"

0000.jpg 

上圖為:周後運出席洞口縣政協大會留影

 


最近瀏覽:

手機:18998136938

郵編:516007

QQ: 981353873

地址:惠州市河南岸演達大道7號五星(大廈)國墅園716號

凯时体育

掃碼進入商城

凯时体育

掃碼關注公眾號

凱時體育